首页

伊轩女王调男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9 12:25:00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6216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为了15天的奥运会,整个城市负债30年,试问谁还愿意冒这个风险?以至于1978年,洛杉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成为1984年奥运会举办地。

热带风暴“黛比”袭击美国:已致5人遇难 上千航班取消

中甲联赛:广西平果哈嘹1:0胜云南玉昆居积分榜第三

谈及《条例》正式实施对天府新区的重大意义,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荣华表示,《条例》总结吸收各领域改革经验成果,同时给予天府新区更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赋予天府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权限,有利于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强化放权赋能聚势发展,让各界对天府新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七届进博会】马达加斯加留学生在进博会寻找家乡味道

此次开通的包银高铁惠银段全长97公里,将极大便利沿线民众出行,推动沿黄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谢宇)

和美乡村焕新颜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政务服务窗口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